氣溫驟降,寒潮來襲,你需要一款好的浴霸
轉眼間,天氣越來越冷了。不論是在北方還是南方,冬季洗澡都是一件“極其痛苦”的事情,因為實在是太冷了!!!因此,你需要一款好的浴霸讓身在浴室讓你有一種“如沐春風”的感覺。
[詳細閱讀]疲倦的回到家,脫下鞋,放下背包和手中的東西,換上家居鞋...這一系列動作每天都在入戶上演。但對于50平套二,70平套三等這樣一些戶型來說,入戶面積有限,鞋柜等難得的儲物空間就更需要花心思了!
在設置入戶鞋柜的時候,我們最應該考慮到的需求有:放鞋換鞋 掛衣掛包 放鑰匙雨傘
但在實際的操作中,我們會發現鞋柜的設置常常會出現一個操作性的問題:
墻體深度太淺
在門套部分的墻體,常見的都是100mm-200mm,但鞋柜的標準深度在300mm-400mm,很明顯,這個深度并不足以做好鞋柜,那根據墻體來做鞋柜可行不呢?
答案為否,因為這樣的做法會導致:
問題1:墻體深度與鞋柜深度不能齊平,鞋柜柜體會凸出來
問題2:鞋柜深度做淺,只能斜插放鞋,不實用,不美觀
問題3:鞋柜深度標準,開門就見側面,距離太近壓抑
為了避免出現以上的問題,解決辦法主要從這三點入手即可:
1、鞋柜與入戶之間預留10-15公分或更長的距離,這樣進門留有距離,視覺稍減壓抑
2、做成換鞋凳+整體鞋柜的設計,換鞋凳部分深度做淺
3、買個小換鞋凳,留足掛衣區+掛衣鉤
在解決了這個常見的問題之后,你就可以開始從設計的角度去考慮鞋柜問題,當然這還需要思考另一個問題:
尺寸參數
1、鞋柜深度:跟腳碼尺寸有關。
女鞋尺碼對應的尺寸如下圖:
男鞋尺碼對應的尺寸如下圖:
我們可以按照女鞋基本最長度40碼,在250mm以內,男鞋基本最長度按46碼,在280mm以內,來設置鞋柜。
綜上,鞋柜的標準深度在300-350mm,以350mm居多,再深點就400mm以內。大多數家庭深度在350mm是完完全全夠用的了。
2、隔板高度:即鞋子平放與鞋盒的高度。
男鞋高度在100mm左右,女士高跟鞋的高度在150mm左右,普通鞋盒的高度在120mm左右。
因此:上下層板的間距按至少160mm合適
3、建議預留可移動的隔板:由于各種款式的女鞋高度不同,設計留有活動的隔板,這樣就可以根據高度,隨心所欲的調節隔板,進而儲物。或是嘗試一下小工具,像這樣↓
鞋柜設計案例
在瀏覽國外的入戶設計時,常常會看到一些好看,簡潔又大方鞋柜,比如這種
但你若真將這種設計照搬家中,很快就會發現問題所在:儲物能力太弱,而且不好打掃衛生。
如果真要采用鏤空的設計,旁邊最好還有其他儲物柜彌補不足!
如果入戶的長度足夠的話,還是建議多考慮整體鞋柜。
很多人問,這種從頂到地的整體鞋柜會不會感覺壓抑?其實不然。對于小戶型來講,首先應該要考慮的還是如何最大化利用空間,家里的東西會越來越多的,若之前未設計好,后期會很痛苦。當然,你還可以換房子!(此刻可以去看看房價)
上圖中的鞋柜是目前常見的設計,中間鏤空區域可以用來放鑰匙等小東西,用途很廣,實用性也很強,小戶型家庭可以考慮!